>>对华经贸摩擦案件
贸促〔2025〕0685号预警信息:澳大利亚对涉华精密钢管发起第一次双反日落复审调查
2025年10月16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5/106号公告称,应澳大利亚国内企业Orrcon Manufacturing Pty Ltd提交的申请,对进口自中国和韩国的精密钢管(Precision pipe andtubesteel)发起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对进口自中国的精密钢管发起第一次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涉案产品的澳大利亚海关编码为7306.30.00.30、7306.50.00.45和7306.61.00.21。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预计将不晚于2025年11月24日完成本案调查的基本事实报告,不晚于2026年3月20日向澳大利亚工业与科学部长提交终裁报告。
贸促〔2025〕0686号预警信息:澳大利亚对华铝型材作出第三次双反日落复审终裁
2025年10月16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5/096号公告称,澳大利亚工业与科技部长通过了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型材(Aluminium Extrusions)作出的第三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终裁建议,决定自2025年10月29日起继续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税率为0.8%-29.4%,其中出口商固美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为5.6%,广东金协成铝业有限公司为0.8%,佛山澳美铝业有限公司为18.1%,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为4.5%,参与调查未抽样出口商为1.7%,不合作、非合作及中国其他出口商为29.4%。2024年11月8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4/085号公告称,应澳大利亚国内企业Capral Limited提交的申请,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型材发起第三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涉案产品的澳大利亚海关编码为7604.10.00.06、7604.21.00.07、7604.21.00.08、7604.29.00.09、7604.29.00.10、7608.10.00.09、7608.20.00.10、7610.10.00.12和7610.90.00.13。
贸促〔2025〕0687号预警信息:丹麦通报中国出口干蘑菇不合格
2025年10月15日,据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官网消息,因产品检测出未经申报的二氧化硫成分,丹麦通报中国出口的干蘑菇不合格。警报编号2025.7934。
贸促〔2025〕0688号预警信息:德国通报中国出口餐具垫不合格
2025年10月16日,据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官网消息,因产品检测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含量超标,德国通报中国出口的餐具垫不合格。警报编号2025.7956。
贸促〔2025〕0689号预警信息:波兰通报中国出口无核白葡萄干不合格
2025年10月17日,据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官网消息,因产品检测出有不符合标准的异味,波兰通报中国出口的无核白葡萄干不合格。警报编号2025.7985。
贸促〔2025〕0690号预警信息:爱尔兰通报中国出口儿童汽车安全座椅不合格
2025年10月17日,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官网消息,因产品卡扣可能变形,在发生事故时会降低其性能,可能导致乘员重伤,不符合《机动车批准与市场监管法规》的要求。爱尔兰通报中国出口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不合格。警报编号:SR/03600/25。
贸促〔2025〕0691号预警信息:瑞典通报中国出口灌溉设备不合格
2025年10月18日,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官网消息,因产品管线中所含的铅、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短链氯化石蜡(SCCP)浓度过高,这些物质在自然环境中会长期存在,会污染环境、在人体和水生生物体内富集并危害健康,长期接触可能致癌,不符合《RoHS 2 指令》和《持久有机污染物(POP)法规》的要求。瑞典通报中国出口的灌溉设备不合格。警报编号:SR/03650/25。
>>境外安全风险预警
贸促〔2025〕0692号预警信息:印尼伊里安查亚省海域6.5级地震或引发局地海啸
2025年10月16日,中国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消息,当日,印尼伊里安查亚省海域发生6.5级地震。据该机构发布,2025年10月16日13时48分(北京时间),印尼伊里安查亚省海域(南纬2.53度,东经138.65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该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中国沿岸造成影响。
贸促〔2025〕0693号预警信息:菲律宾宿务省地震死亡人数上升至76人
2025年10月16日,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0月16日上午6时,9月30日发生在菲律宾宿务省北部的地震导致的死亡人数上升至76人,另有559人受伤。受灾人数超过74万。报告显示,有超过13万座房屋在地震中受损,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也有959处受损。共有53个市镇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全球经贸动态
贸促〔2025〕0694号预警信息:美联储“褐皮书”:加征关税拉动美国物价继续上涨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近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受加征关税影响,9月初到10月中旬美国所有联邦储备区物价继续上涨。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国全国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该报告根据12家联邦储备银行的最新调查结果编制而成,也称“褐皮书”。报告显示,自9月初到10月中旬,许多联邦储备区由于进口成本以及保险、医疗保健和技术解决等服务成本上升,导致投入成本增速加快。一些制造业和零售业公司已将更高进口成本完全转嫁给客户。许多联邦储备区报告预计,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将拖累经济活动。有联邦储备区报告明确指出,政府长期“关门”将给经济增长带来下行风险。劳动力市场方面,“褐皮书”显示各地区、各行业劳动力需求普遍低迷。大多数联邦储备区报告称,由于需求疲软、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和对人工智能技术投资增加,更多雇主通过裁员和自然减员的方式减少员工人数。同时,由于近期移民政策变化,多地酒店业、农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状况。美联储每年发布8次“褐皮书”,通过联邦储备银行对全美经济形势进行摸底。该报告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的重要参考资料。
贸促〔2025〕0695号预警信息:IMF总裁:全球经济好于预期不确定性成新常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近日在华盛顿表示,全球经济表现好于预期,但未达到“所需水平”,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格奥尔基耶娃当天在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期间召开记者会,并发布最新一期《全球政策议程》。格奥尔基耶娃表示,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长基本稳健,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2%,低于去年3.3%的增长率,明年降至3.1%。格奥尔基耶娃说,当前全球经济受到地缘政治紧张、技术变革、人口结构变化与贸易关系重塑等多重变化影响,不确定性加剧,导致全球经济可预测性降低。在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仍表现出韧性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其一,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多数国家强化政策与制度框架;其二,私营部门在前置进口、强化供应链以及应对不确定性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灵活性。格奥尔基耶娃指出,为增强韧性,各国应释放私营部门增长潜力,重建财政空间,减少债务水平,防范金融风险。盈余较大的国家应更多提振国内需求,减少对产业政策的过度依赖,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赤字较大的国家则应缩减财政赤字,鼓励私人储蓄。
来源:贸法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