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多国近期纷纷公布或加码绿色低碳方面政策,旨在重塑产业发展格局,拓展投资方向。
全球业界正愈发重视碳捕集与封存项目(CCS),相关技术被认为是在不削减产量的情况下减少高污染排放的关键,多国目前加大相关项目部署力度,力求引导投资和产业发展转型。
加拿大上周签署了该国首个支持未来碳价格的协议,这一举措将有助于为寻求投资碳捕集与封存项目的企业带来价格确定性。加拿大政府去年设立了成长基金(CGF),通过减轻融资风险来吸引洁净科技领域的民间投资。该基金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向碳捕集与封存开发商Entropy投资2亿加元。
美国则利用《国内税收法》加大为二氧化碳封存提供税收抵免力度。而其2022年公布的《通胀削减法案》,进一步加强税收抵免,为直接空气捕集(DAC)项目提供高额补贴,并延长了项目申请期限,降低了项目准入门槛,加速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美国的部署。
伍德麦肯兹发布的《能源转型展望》指出,2023年是CCUS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各国政府政策在CCUS项目经济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报告称,CCUS领域在2023年将出现一系列并购,行业领军企业将继续寻求先发优势。
欧美低碳环保领域政策持续加码,是为了提振当前较为疲弱的投融资信心。
经过2020年和2021年的发展热潮,近期欧美国家ESG投资出现疲态,连续数月的净流出引发业界对ESG投资前景的担忧。
Calaston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英国投资者连续数月抛售股票和债券。ESG基金净流出资金规模尤为明显,8月减少了9.53亿英镑;5月到9月期间,ESG基金赎回金额已经接近20亿英镑。虽有经济形势不利的影响,对比之下,新兴市场领域基金却迎来红火行情。数据显示,截至9月,新兴市场基金新增投资超过23.9亿美元。
在华外企积极响应支持。跨国公司近期加大力度挖掘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潜力。“双碳”目标的实施得到诸多在华外企积极支持和响应,并将绿色低碳项目作为在中国的投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