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近日发布了一则统计简报,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布局呈现逆势增长势头,同时,沿线国家也加大了在华专利布局力度。“一带一路”正逐渐成为“创新之路”。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在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公开量为6198件,同比增长17.1%,共进入沿线 22 个国家。其中在韩国申请公开量为3395件,占总申请量的一半以上,韩国位居所有申请目的国排名之首;新加坡、越南、菲律宾、南非分别以950件、899件、292件、246件位列第二至第五,中国申请人在前五目的国的申请公开量占在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公开总量的 93.3%,专利申请布局呈现高度集中态势。2020年,中国在沿线国家专利授权量为4245件,同比增长 19.3%,涉26个沿线国家。其中,在韩国专利授权量为 1723件,位居所有目的国之首;俄罗斯、南非、越南和新加坡位居第二至第五,专利授权量分别为817件、336件、251件和228件。
此外,数字通信领域居中国在沿线国家专利申请技术领域排名之首。2020 年中国在沿线国家的专利授权也实现技术领域全覆盖。其中,数字通信领域以455件专利授权量居中国在沿线国家专利授权技术领域之首,同比增长38.7%;计算机技术和电气机械设备及电能分别以296 件和 282 件居第二、第三。
据了解,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共有 74 个国家在华进行专利申请,共申请发明专利 22909件,同比增长3.9%,高于国外来华发明专利申请同比增速。其中,韩国在华申请发明专利 16725件,位居排名第一;意大利和新加坡分别以1742件和1318件位列第二和第三。2020 年共有71个沿线国家在华获得 13131 件发明专利授权。其中韩国在华获得9311件发明专利授权,位居排名第一;意大利和新加坡分别以1171件和1048件位列第二和第三。克服全球疫情与贸易摩擦的影响,沿线国家在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的“双增长”充分体现了中国市场对沿线国家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对中国改善营商环境和扩大开放的信心越来越强。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蔡中华认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快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我国政府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举措,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促使我国创新主体在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愈发便利。